2023年,面对年初经济运行深度承压的挑战,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全力稳定经济大盘。全市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幅度全省领先,经济总体呈现“承压奋进、回升向好”的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15.1亿元,总量迈上4千亿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快于全国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8.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978.7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5亿元,增长7.1%。
一、农业经济运行平稳
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比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分行业看,农业增长2.9%,林业增长6.9%,畜牧业增长13.7%,渔业增长5.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5.4%。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从趋势看,从一季度下降3.9%,到上半年增长0.7%、前三季度增长3.0%、全年增长4.6%,总体实现快速回升,回升幅度居全省第1位。从重点产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0.5%、5.5%和11.8%。
三、服务业支撑明显
202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GDP增速1.3 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全省领先,分别增长13.5%、1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9%。从主要行业业务量看,全市货运周转量增长8.9%,其中公路增长9.9%,水路增长8.1%;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2.2%,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9.2%。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优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全省、全国4.3、7.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2.6%,交通、能源和水利增长32.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8.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6%。
五、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1%,快于全省0.3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7.4%,餐饮收入增长8.0%。从商品类别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化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6.4%、66.3%、50%,均实现高速增长。
六、对外贸易基本持平
2023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618.8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进口128.4亿元,同比下降0.6%,出口1490.4亿元,同比下降0.6%。出口按地区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3.6%;亚洲、非洲市场分别增长8.8%、25.2%;北美洲市场分别下降16.0%。出口按产品分,机电产品增长7.1%,纺织服装增长6.9%。
七、财政收入质量提升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5亿元,同比增长6% 。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4.4%,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7.0亿元,增长0.8%。其中,公共安全、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支出45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8%。
八、金融信贷支撑有力
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9225.4亿元和10545.8亿元,同比增长16.8%和19.9%,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和第1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0.31%,优于省均0.3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23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972元,同比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00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55元,增长7.6%。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57,比上年缩小0.04个百分点。
十、市场物价总体平稳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5%。八大类商品价格均呈现6升2降,食品烟酒、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0.8%、0.2%、0.7%、2.0%、2.4%和4.4%,衣着、交通通信分别下降0.2%和1.8%;服务价格指数上涨1.2%。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4.9%。
总的看来,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恢复回升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湖州篇章。
注:经最终核实,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现价总量384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9:50.7:45.4。
3706606-23775-29-新闻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