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无障碍阅读
首页

消费市场活力强劲 升级提质明显加快 ——湖州建市40周年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

日期: 2023-08-07

1983-2022期间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市场活力强劲,消费潜力得到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消费结构有序升级。

一、湖州消费品市场发展历程

回顾40年来的发展之路,湖州市消费品市场大致经历“市场机制建设期”“市场要素壮大期”“市场快速发展期”“市场转型升级期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机制建设期”阶段(19831992年)  

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湖州的生产资料分配从计划配置逐步转向市场调节,打破了生产资料经营由国家物资部门垄断的局面,商品交易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一批生产资料市场纷纷崛起。在放开搞活政策指导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为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逐步深入,居民消费欲望极大地释放出来,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等商品供不应求,形成了一波消费热潮。

199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5亿元,比1983年增长3.1倍,年均名义增长17%,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际增长5.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3年的298元增加到1992年的1135元,年均名义增长16%,年均增加93元。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际增长5%

第二阶段:“市场要素壮大期”阶段(19932002年)

针对这一时期消费市场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流通领域:一是公司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湖州民营企业以公司制为代表形式迅速成长,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和创新。二是建立新的市场流通格局。逐步建立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流通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格局,市场从单一业态向多业态发展。三是逐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开拓新的消费领域,以小康型市场为主体,兼顾温饱型需求,发展高收入阶层高档消费市场,逐步形成多档次、多结构、多形式的商品市场体系。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湖州消费品市场告别短缺,迎来了商品供应充足、物价长期稳定的买方市场时代。

2002年湖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170.9亿元,年均名义增长19.8%,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5.1%。人均零售额达到6648元,年均名义增长19.3%,年均增加551元,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2.9%

第三阶段:“市场快速发展期”阶段(2003-2011年)

这一时期,湖州在流通领域展开了全方位改革,商品流通业迎来了持续、稳定、全面的增长阶段。一是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农村市场建设力度,逐步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形成了城市市场为龙头、乡镇超市为骨干、村级便民店为消费终端的农村现代消费经营网络。二是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各项规范市场主体资格、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具体措施不断出台和完善,市场管理的法制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吸引外资入驻,提高市场国际化程度。四是着力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市场经营环境和软件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市场,提升商品市场的规模和档次,计算机网络交易系统逐步被采用,商品市场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五是商贸物流建设大力推进。不断完善仓储、货运代理、物流配送、交通运输等各类配套设施服务。这一阶段,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商品规模不断扩增,市场软硬件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动消费品市场加速发展。

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9.89亿元,年均名义增长15.2%,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2.8%。人均零售额达到23363元,年均名义增长15%,年均增加1857元,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1.8%

第四阶段:市场转型升级期(2012-至今)

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网络消费迅速发展,新兴消费模式陈出不穷,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针对消费出现的新特点,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战略重点,着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二是以产业链和产业集聚效应为目标,提高商业产业竞争力。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全面提升消费品市场的竞争力。三是规范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与管理体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拓宽网络购物领域,规范交易行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四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提升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在各项政策措施指引下,湖州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商业实体经济融合线上线下优势,发展多渠道、多元化经营,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稳中向好。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94.74亿元,年均名义增长9.1%。人均零售额达到46725元,年均名义增长6.5%,年均增加2124元。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主要成就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市场的逐步开放,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规模持续扩大,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先后于1996年、2010年、2016年分别跨过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大关,2022年是1983年的233倍,年均增长15%2022人均零售额近6万元,是1983年的198.6倍,年均增长14.5%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人均消费大幅增长,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消费共同发展

4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湖州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年仅为422元,2022年增加到44112元,比1983年增长104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60%以上,降至新世纪以来的40%以下,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说明居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富裕阶段。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消费市场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2021年,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43.8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12.4亿元,均比2010年增长3倍,年均增长10.5%

(三)消费结构稳步升级,市场消费热点纷呈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居民消费开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转变,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市场消费热点不断,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04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9359元,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近五年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5%和9.1%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5类主要商品零售额统计,近五年湖州消费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享受、发展及服务性消费所带动的商品零售较快增长,如通讯器材类年均增长10.5%,服装鞋帽纺织品类零售额比2018年增长4.7。二是粮油食品饮料类零售额较快增长。由于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年均增长6.5%。三是家居类商品零售保持稳定增长,如日用品类年均增长23.6%四是汽车消费逐渐普及进入千家万户。2022年汽车拥有量达到107.5万辆,平均每3人拥有一辆汽车

(四)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40年来,湖州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较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大卖场、仓储会员店、便利店、专业(专卖)店、网上商店、电视(电话)购物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现代流通手段之一的连锁经营方式已成为湖州商业企业采用的重要组织方式,连锁商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2022年,湖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连锁经营门店总数达到630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3亿元。连锁企业门店已经深入城镇乡村,分布更加合理,消费者购物更加便捷。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物流业市场化规模化,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湖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46.81亿元,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28.1%。另据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2年,湖州实现网络成交额(包括工业、商贸等单位的零售、批发业务)1064.1亿元,同比增长10.1%。居民网络消费590.6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5%

(五)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40年来,湖州城乡集市贸易迅速发展,经过80年代初期的市场恢复和重建以及中期的专业市场崛起,90年代初期的超常规发展,以及近几年加快改造提升,一个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衔接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已基本形成,成为湖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独特优势。截止2022年末,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5家,市场摊位数1.08万个,营业面积98.3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达207.4亿元。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十年的实践,四十年的辉煌,从满足温饱到富裕小康,从凭票供应到买方市场,从肩挑手提到生活电气化智能化,从排队经济到网络消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湖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定扛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路者”的使命担当,不断实现消费品市场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突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州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推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湖州人民高品质生活。